[轉貼文章]

如果你們不能一輩子供給我優渥的生活,
那為什麼從小要讓我養成這種習慣 ?....
 


日前在聯合副刊看到一篇讀者投書,作者叫佳佳.

內容如下:

 

 

有一對父母,他們的小孩大學畢業,上班了,有了收入,
所以父母不再給零用錢,


可是    入了社會的小孩.
依舊    是用好的吃好的.追流行.錢根本不夠用.
結果    丟了一句話給父母


如果你們不能一輩子供給我優渥的生活,
那為什麼從小要讓我養成這種習慣
?....
 


看了打了個冷顫

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的父母?
我們要怎樣教我們的孩子愛物惜物?

我今年二十歲,目前因故休學,在一家安親班打工。
安親班鄰近便利商店,孩子很喜歡去那裡買東西。
常見包子吃一口就丟,飲料喝半罐就不要.
洋芋片才吃兩片,就買一包別的來吃。

這些孩子平常也喜歡偷藏別人的東西開玩笑,
愛看人家著急的神情。

我曾多次制止,他們卻毫不覺得不妥,
甚至腦筋還動到我的火車月票上。


我生活一向儉約,身上很少帶超過五十元
失去月票,我回不了家,只能投宿朋友家.
而我怎樣也沒有想到--竟是他們偷拿我的東西!
他們非常聰明,一直等到月票過期了才拿出來還給我
我說,這種行為是不對的,我會寫在聯絡簿上告知家長。
這些孩子竟然從錢包掏出兩千元摔在我面前:
「小氣鬼,才兩千,賠妳就是了!」
」兩千元嗎? 

我還不到可以老氣橫秋地說

「我們那個年代啊……」的年紀,
我也沒嘗過貧窮的滋味,
但那兩千元也是我辛苦從生活費中儉省下來的,
我半個月的生活費!

這些孩子竟然可以這麼不屑地從錢包?
掏出來摔在我面前!

這讓我想起之前某一次當家教,
我看那個孩子家中並非十分富裕,
醫科生的我,時薪是可以索價五百到七百元的,
但  我只要了時薪三百元。

我認真地教他,無奈學生不用心,
總是想聊天,不想聽課,
後來竟挑明了說:
「要不是我媽說,上妳一小時課.給我五百元,
我才不想聽妳講這些無聊東西呢!」


原來請我當家教,比請他當學生便宜多了!
我不知道這些孩子的家庭是否真的很富裕
但他們生活的態度簡直像暴發戶。


這樣對孩子好嗎?

父母不能供應孩子一輩子!

是不是應教會孩子節儉.
比期望孩子以後能賺大錢
.維持闊綽生活,
實際多了。


昨天我在教室的白板上心痛地寫下:
 

「  一粥一飯 當思來處不易

   半絲半縷 恆念物力維艱。」
這是一個很古老的諺語,但我不認為這不合時代。 

教給孩子這個美德,
是留給他們一項比萬貫家財還要重要的資產。 

因為自己小時候過得辛苦, 
便盡量給孩子好日子過的家長'請深思'

這樣究竟是愛孩子,還是害了孩子。
 
捨不得孩子吃苦,將來他會更苦!

許多父母養小孩是把孩子捧在手心上
 
他凍著、怕他餓著、摔著...
其實這種過度的保護,
 


只會讓他
更低能、
更依賴、
更不知    如何面對人生的大風大浪。


 讀後感:

蓮見過 而且"有很多這樣不懂惜物的小朋友"

開口向父母無止盡的要東西 也說""多少錢.

在還不會賺錢的年紀 

對於想要的東西卻是
"予取予求"

見父母捨不得孩子哭泣 全力給予.

還是在外人面前可以給予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?

是觀念和原則的問題  此時不教育 待何時?


是    蓮的經濟能力太差? 

還是  蓮真的太吝嗇了呢?

每次遇到大彧小劼要買東西 蓮會和他們溝通

最好是打消念頭 因為"玩具是永遠買不完的啊"

若真答應了他們 

一個人就只能買一樣
 "不能予取予求"

我對著有些數字概念的大彧說:
這個玩具可以買幾個便當.

當金額大過100元時,

大彧就會知道這玩具可以買超過二餐的食物.

金額愈大 能買的食物就愈多 能吃的天數也愈多


民以食為天 

大彧對食物超珍惜 一定把蓮準備的全吃光.

蓮告訴大彧說:肚子餓一定要吃東西 

可是  玩具並不是一定要買的.

況且  家裡很多書 看書還可以增加知識.

賺錢是很辛苦的 

要愛惜食物和資源 不可以隨便買東西.

家裡用不到的東西還可以留下來轉送給需要的人呢~


大彧都是自行看書居多  他已經認識了很多的國字.

也常常帶給蓮一些驚喜  告訴蓮有關書中的知識.

而蓮家中的書 都還是二手書居多呢 

感恩一些親朋好友的贊助.


大彧節省到 還說蓮浪費吶~

原因是  

那天大彧有一雙襪子已經穿到破底了(布都薄了)

蓮請大彧脫掉 直接丟棄 不用洗了

大彧竟然說:媽媽好浪費 縫一縫還可以穿啊~

我咧~

活到這把年紀了 "從來沒有人說蓮是浪費的"

還有人覺得蓮有客家人勤儉持家的好美德呢~

蓮已經節儉到  "被人家嫌我不能促進經濟了"

蓮的大彧竟然比蓮還要節儉

真可謂 一山還有一山高啊~

蓮的節儉觀念教育  真是大成功
 
YA YA YA ~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蓮的心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